程序设计思想的演化

1968年,荷兰学者E.W.Dijkstra提出了程序设计中常用的GOTO语句的三大危害:破坏了程序的静动一致性;程序不易测试;限制了代码优化。此举引起了软件界长达数年的论战,并由此产生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同时诞生了基于这一设计方法的程序设计语言Pascal。

由瑞士计算机科学家Niklaus Wirth开发的Pascal,一经推出,它的简洁明了以及丰富的数据结构和控制结构,为程序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性与灵活性,同时它特别适合微计算机系统,因此大受欢迎。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采用了模块分解与功能抽象和自顶向下、分而治之的方法,从而有效地将一个较复杂的程序系统设计任务分解成许多易于控制和处理的子程序,便于开发和维护。因此,结构化方法迅速走红,并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的软件开发中占绝对统治地位 。

但是,到了70年代末期,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和结构化分析与设计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变化,于是面向对象技术开始浮出水面。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起源于Simula 67语言。在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史上,20世纪60年代后期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有三种重要的语言问世,即Simula 67、由一批顶尖计算机科学家共同设计的Algol 68、以及为IBM 360系列机配套开发的PL/I。这三种语言虽均有所创新,但Simula 67的面向对象概念的影响是最巨大而深远的。它本身虽因为比较难学、难用而未能广泛流行,但在它的影响下所产生的面向对象技术却迅速传播开来,并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OO热潮,盛行不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在软件开发领域引起了大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为解决软件危机带来了一线光明。

但是,事实表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虽然比结构化方法能更自然地表现现实世界,但它不是灵丹妙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本身存在固有的内在的局限性。最近兴起的面向切面编程(AOP)正是为了改进上述程序设计方法学的不足。AOP被视为是“后”面向对象时代的一种新的重要的程序设计技术。而从更广义的范畴看,在过去的40年里,软件体系结构试图处理日益增长的软件复杂性,但复杂性却仍继续增加,传统的体系结构好像已经达到了其处理此类问题的极限。新兴的Web 服务通过允许应用程序以对象模型中立的方式实现互连,从而提供了一个更强大、更灵活的编程模型,并将对软件开发方法产生巨大的影响。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01056159998 邮箱:itboby@foxmail.com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猜你还会喜欢下面的内容

    无相关信息

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域名及云服务提供商

为您提供域名,比特币,P2P,大数据,云计算,虚拟主机,域名交易最新资讯报道

域名注册云服务器